下圖是外觀,外觀會與招牌做整體規劃,至於整體外觀規劃是到2樓、甚至3樓以上等,端看經費多寡;門面是給客人的第一印象,也可以讓路過的人知道並加深印象這裡是診所。
下圖是騎樓外觀,鐵捲門會保留繼續使用,鋁門組會拆除。
下圖是騎樓仰看圖,左上角紅色圓圈是台電電纜線進入屋內孔,應該會美化封掉。
下圖騎樓頂端,此區應該會做天花板,並設立吊扇,日後夏季時讓騎樓等待人舒服些,風扇控制開關當然是設計在內部櫃檯處,日後由工作人員啟動。
下兩張圖是屋內鐵捲門,馬達日後也會美化封板,但須保留維修孔。
下圖是通往廚房的走道,左側是往二樓梯間及廁所,從圖中應可以感覺出走道不是很寬,比標準門寬88cm大一些,輪椅要過去沒有問題。
下圖是由外望內看一樓廁所,廁所就在樓梯下,梯間壓縮到高度,讓廁所感覺又低有小。
下圖可看出地板是髒污的,因為這點所以決定翻新廁所,透過更換地板與牆壁磁磚之後,就是希望開業後多人蹂躪下的廁所可以耐髒些,看起來乾淨些、容易維護些;簡單說地板要不吸水、易乾燥,地板洩水須是OK的、順暢的。廁所施工小細節都需注意,乾燥、通風、不積味道是必要需求。至為重要的止滑設計需要一併設計。
下圖可看出一樓廁所高度不高,因為上面是梯間,因為高度不高,設計上要多費心,對外換氣設備只能採壁掛款。
下圖是廁所另一角,這地方是梯間下面,這個斜面我們擔心年紀較大的客人會不小心撞到,故透過設計再造讓這地方較安全些。
這地方有兩種方式可以設計:
A案是封起來成為一個櫃區,優點是剛好成為廁所專用收納區,缺點是原來廁所就已經很小了,封板後讓廁所更小。
B案是在這個斜面區域貼是厚泡棉,讓不小心撞到的人減少傷害,泡棉包覆越厚越安全,但廁所畢竟是較潮濕的區域,廁所要常保乾燥否則泡棉會吸附很多溼氣。
B案是在這個斜面區域貼是厚泡棉,讓不小心撞到的人減少傷害,泡棉包覆越厚越安全,但廁所畢竟是較潮濕的區域,廁所要常保乾燥否則泡棉會吸附很多溼氣。
下圖可看到落水孔有兩處,落水孔對我們是很重要的,因為日後我們為調劑區設計洗手檯的洩水可能就是引導到廁所。這廁所拆除時候,地板至少應會挖至洩水管轉彎處,如果洩水水管向下埋越深,對日後設計越方便也就是越方便接上洩水管;糞管亦同,如果糞管埋很深才轉彎,甚至可以改變馬桶位置,整個廁所內可以大風吹重新擺設,小便斗也可安裝在更佳的位置。拆除廁所過程也可以知道之前施工者存水灣等等有無認真按造工法做。
下圖是廁所窗戶,開啟後是通到廚房,這原始設計一直讓人費解,一般廁所味道是不佳的,廚房烹飪是求好味道區域,這兩區域是矛盾.....。回到診所用途,這窗應該會封掉,廁所的通風會經由換氣設備經由兩條風管連接到後巷道,一條導出一條導入循環換氣。
下圖是廁所門上空間,也是有傾斜角度,這地方應該也可以封板隔出小收納空間。
下兩張圖是廁所旁邊往二樓的樓梯。
下圖是廚房區,那小窗內就是廁所,這廚房通道會設計一個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留下可以回覆的方式,及注意用字禮節。